夏布的原料是苧麻,也稱白葉苧麻,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,自古便是重要的紡織纖維作物。
苧麻的織造水平在西漢達到非常高的水平,精細程度與西漢馬王堆出土的,最著名的素紗蟬衣可以媲美。
早在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,江西古越族先民就已經(jīng)開始從事,苧麻耕種和使用手工織布。
神農(nóng)譽麻,史稱“富貴絲”,而西方國家稱它為"中國草",日本人則喜歡稱呼它為"南京草"。
春、秋兩季收獲的苧麻,要經(jīng)過浸麻、剝麻、漂洗、績紗、成線、絞團、梳麻、上漿、紡織等,多道手工工序,才可得夏布一匹。也正因如此,夏布才更加彌足珍貴。
到了家家戶戶織布時節(jié),有一首詩記錄了織布的場景:晝出耘田夜績麻,村莊兒女各當(dāng)家。童孫未解供耕織,也傍桑陰學(xué)種瓜。